“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新時代全面建設富強文明美麗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的關鍵五年。
7月20日,邯鄲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深度解讀《邯鄲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全面闡述了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邯鄲市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明確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這是推動全市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對奮力開啟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新征程具有重大意義。
14章、60節 引領發展“新方向”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據邯鄲市發展改革委一級調研員武慶珍介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從2019年10月到今年2月,歷經基本思路研究、初稿起草、《綱要》編制三個階段,數易其稿編制形成《綱要》,并于2月3日,經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
《綱要》正文部分共分14章、60節,66000余字,總體上分為3大板塊:第一板塊,包括前言和第一、二章,為總論部分。
第一章,把握新的歷史方位,奮力開啟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新征程。包括綜合經濟實力持續提升、三大攻堅戰取得重大成果、城鄉融合日益加快、改革開放深入推進、保障改善民生扎實有效、社會治理水平明顯提升六方面成就總結;國際、國內和省內形勢分析;借勢借力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和中原經濟區國家戰略機遇,闡述“十四五”時期邯鄲市將呈現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進入集中迸發期,產業結構調整轉型進入快速推進期,生態環境治理成效進入集中顯現期,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進入加速融合期四個階段性特征。
第二章,把握指導方針,譜寫“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新藍圖。提出《綱要》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進行量化,增加指標表專欄。
今后五年,邯鄲將搶抓新機遇、打造新優勢、提升新實力、實現新變化,經濟質量效益顯著增強,改革開放水平大幅提升,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社會治理效能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大成效,民生福祉達到更高水平。
11項任務 勾勒發展“新藍圖”
第二板塊,即第三章到第十三章,為專業篇章,分領域闡述“十四五”發展的主要任務。主要圍繞產業體系、創新發展、擴大內需、開放合作、深化改革、農業農村、協調發展、綠色發展、文化發展、共享發展、社會治理等方面,提出11項任務。
第三章,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打造高質量發展冀南標桿。共六節內容,包括加快提升精品鋼材、裝備制造、食品加工、現代物流、文化旅游五大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健康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發展安防應急、電子信息和網絡兩大高潛力未來產業,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大力發展商貿、金融、居民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加快制造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建設區域經濟中心、商貿物流中心、文化旅游中心。
第四章,強化創新體系建設,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共五節內容,包括加快集聚科技創新力量,積極打造協同創新高地,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打造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第五章,堅持擴大內需戰略,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共四節內容,包括優化供給結構提升供給質量,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強化重大項目支撐,推動提振消費與擴大投資有效結合、相互促進。
第六章,實施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區域合作新局面。共四節內容,包括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和中原經濟區協作,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著力穩定外資外貿,積極擴大招商引資,提升開發區能級和水平。
第七章,全面深化改革,增強發展新動力。共三節內容,包括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財稅體制改革等經濟領域改革,推動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創建一流營商環境。
第八章,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共五節內容,包括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持續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深化農村重點領域改革,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
第九章,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共五節內容,圍繞“東強、南聯、西美、北升、中優”總體思路,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推進新型城鎮化與城鄉融合發展。
第十章,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四節內容,包括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大幅改善環境質量,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打造綠色發展樣板。
第十一章,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繁榮發展文化事業產業。共四節內容,包括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文化強市。
第十二章,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共七節內容,包括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穩定和3擴大就業,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區域教育醫療中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統籌婦女兒童、青年、殘疾人和民族宗教等其他各項社會事業發展,使發展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
第十三章,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邯鄲。共四節內容,包括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夯實基層社會治理基礎,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多安全感。
“四大”保障 確保目標順利實現
第三板塊,即第十四章和結束語,為保障措施部分。第十四章,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推進規劃有效實施。共四節內容,包括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加快建設法治邯鄲,完善規劃實施機制,確保《綱要》確定的各項目標順利實現。
同時,《綱要》中還設置了5個專欄和3張圖。5個專欄,分別是邯鄲市“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現代物流業“1313+N”產業格局、全市“1+10”特色新材料基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鄉村振興重大工程;3張圖分別是邯鄲鐵路地區線路走向圖示意圖、邯鄲市“十四五”高速公路規劃布局圖、邯鄲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20-2025)。
“‘十四五’規劃《綱要》描繪了未來15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下一步我們將細化工作方案,明確責任分工,完善工作機制,狠抓推進實施,確保《綱要》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市發改委發展戰略和規劃處副處長董春彩說,展望2035年,邯鄲將建成經濟實力雄厚、產業高度發達、輻射帶動強勁、競爭優勢突出的區域經濟中心;建成人才匯聚、技術領先、轉化高效、體系完備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成公鐵交匯、陸空銜接、通南達北、承東啟西的區域交通樞紐中心;建成魅力獨特、景色優美、品位高端、全國知名的區域文化旅游中心;建成業態融合、高效便捷、輻射中原、通達全國的區域商貿物流中心;建成優質資源集聚、專科特色鮮明、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區域教育醫療中心,一座富強文明美麗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將蓬勃崛起,綻放出璀璨光彩。(張紅軍 邢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