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周邊 > 鶴壁 > 正文

鶴壁:蜀漢后主歸宿地鶴山區龍宮村

來源:淇河晨報編輯:李茗茜發布時間:2020-07-28 09:20:09


  在鶴壁市鶴山區鶴壁集鎮龍宮村,除了蜀漢后主劉禪的印記,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有始建于清代的吳家大院。吳家大院占地面積955平方米,現存主要建筑11棟,共有房屋39間,皆為磚混結構、木架梁,是一座名副其實的九門相照宅院。

  鶴報融媒體首席記者 張志嵩 攝

  吳家大院歷經滄桑,是難得的清末民初時期中原地區古院落標本。

  吳家大院的屋檐上雕刻著寓意吉祥的圖案,雕工細致、線條圓潤,形象栩栩如生。

  蒼勁挺拔的龍鳳古柏,歷經1700余年的風雨滄桑,見證了龍宮村歷史的變遷。

  流經龍宮村的金線河風景如畫。

  金線河畔的思蜀亭。

掃碼看微視頻《美麗鶴山·龍宮村》

  □記者 呂登緯

  “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史家裴松之筆下的蜀漢后主劉禪樂不思蜀的故事,成為千古笑談。其實這位被人嘲笑的蜀漢后主與我市有莫大淵源,相傳鶴山區鶴壁集鎮龍宮村便是蜀漢后主劉禪的生命中最后8年的居所。

  龍宮村與劉禪

  龍宮村旁有條河叫金線河,河水潺潺流淌了千余年。“一宮兩村四馬莊,花園七寨吳家洞。”龍宮村村委會主任杜天全告訴記者,這句順口溜說的便是龍宮村四周的村落,其中還暗藏一個天大的秘密。

  杜天全說,蜀漢滅亡后,劉禪被封為安樂公,其隱居之所在龍宮村,順口溜中就深藏著這些信息。村中老人告訴記者,順口溜中的“一宮”就是指龍宮村,龍宮之意便是劉禪居住的宮殿。劉禪雖然是亡國之君,但也曾是“真龍天子”,因此他的住所便得名龍宮。

  “兩村”說的是毗鄰龍宮村的前蜀村和后蜀村,兩個村子之所以都叫蜀村,是因為村民們的先祖是隨劉禪一起被軟禁于此的蜀國官員和侍從。

  “四馬莊”則是駐扎馬軍或者馬隊的地方,而“七寨”指的是七個閭寨,也稱“旅寨”,也就是兵營的意思。從地圖上看,這些村子環繞著龍宮村,相傳“四馬莊”和“七寨”里的人都是司馬氏派來監視劉禪的軍隊。

  “最有趣的就是‘花園七寨吳家洞’這一句,‘七寨’的意思和各個馬莊差不多,關鍵是‘吳家洞’與‘花園’。”杜天全介紹,“花園”一詞,相傳為劉禪的苗圃。吳家洞原名洞上村,相傳曾是關押吳國君臣的地方。晉朝滅吳國時,吳國君主孫皓曾激烈抵抗,而且是亡國后投降的,因此孫皓的爵位只是侯爵,低于主動投降的劉禪的爵位。司馬氏不僅在爵位上區別對待這兩個亡國之君,住所上也是區別對待。劉禪可以在萬柏山上修建中山寨,配享“龍宮”,而孫皓和吳國的降臣只能恥居于山洞。

  站在位于萬柏山的中山寨(現在叫阿斗寨)上眺望,金線河兩岸一派田園秀景,儼然一處世外桃源。見到此情此景,劉禪也難免會釋去心中亡國之怨,甘作種花翁,超然自樂。

  千年龍鳳古柏 相傳為劉禪所栽

  相傳劉禪是一個花藝能手,他在龍宮村不僅培育出不少稀有的花木品種,更是培養了一群花藝能手。這些花匠的技藝代代相傳,令龍宮村、前蜀村和后蜀村成為遠近聞名的花木之鄉。

  龍宮村東崗坡之上古柏森森,位于山頂的兩棵枝繁葉茂、蒼勁挺拔的古柏最為年深日久。相傳這兩棵古柏是劉禪親手栽植,也有傳說是劉禪去世后,張皇后所栽。

  兩棵古柏相距僅數米,枝葉相連,仿佛連理情深的夫妻,因此兩棵古柏又被稱作夫妻柏。其中,南側的古柏紋理向上盤旋,遒勁有力,枝干似龍角龍爪四處伸展,枝干上的無數小分枝似條條小龍盤臥而上,巍然雄壯;北側的古柏樹冠茂盛,枝杈展開,形狀圓滿,極像鳳尾,因而兩棵古柏又被稱作龍鳳柏。兩棵古柏寓意吉祥,許多善男信女到此拜奉,并常撫摸古柏,祈福消災。在十里八鄉的村民們眼中兩棵古柏猶如神物,意義非凡。

  “其實不怪鄉親們迷信,實在是這兩棵古柏太特殊了,有太多傳奇色彩,大家不由得對其心生敬畏。”常年經營花卉生意的龍宮村村民杜銅錘表示,從風俗上來說,古樹常常被認為具有靈氣,這兩棵千年古柏又與劉禪夫婦有莫大聯系,自然會被賦予更多意義。此外稱作龍柏的那棵古樹曾被一些人多次嫁接,更增添了其神秘色彩。

  在杜銅錘的指引下,記者注意到龍柏的主干粗壯堅挺,其枝干筆直,針葉呈團狀。但部分樹枝卻是虬枝,枝葉為長刺狀。在較高的樹梢上,還有部分針葉呈現扇狀。一棵柏樹,居然有三種針葉,令人稱奇。

  杜銅錘種了一輩子樹,深知柏樹是最難嫁接的樹種。“若不是有高手嫁接,怎么可能有這種奇觀。”杜銅錘感慨,這兩棵古柏在太行山區十分罕見,反倒是巴蜀地區較多,他深信兩棵古柏是劉禪從故鄉帶來的,否則難以解釋它們出現于此并結伴生長一千多年。

  記者了解到,我市林業部門早在2012年就已經將兩棵古柏登記為古樹名木。據林業部門測算,兩棵古柏約有1700年的樹齡,這與劉禪所生活的年代大致相同,也為古柏平添了傳奇色彩。

  九門相照的吳家大院

  除了劉禪留下的印記,龍宮村為人津津樂道的還有清代富商吳守業所建的宅院。這座宅院是屋宇式的坡頂建筑,現存主要建筑11棟,屋宇39間,皆為磚混結構,木架梁,是一座名副其實的九門相照宅院,凝聚了吳氏一族百年的心血。

  如今吳家大院已成為龍宮村“兩委”辦公場所并對外開放,每日吸引了眾多游人前來參觀。記者走進吳家大院,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刻有“詩禮傳家”四個字的門額,以及題有“鴻禧”字樣的照壁,照壁上還有許多寓意吉祥的花卉紋飾。據龍宮村村委會委員吳利軍介紹,吳守業在清代末期置田千畝,是當地首屈一指的富戶。吳家也是詩禮傳家,自吳守業之后,吳家代代均有讀書人,在當地聲望極盛。

  “現在的三進院落里共有6道門。原先第一進院落前有垂花門,其后有一座涼亭,加起來共有9道門。”吳利軍介紹,現在垂花門和涼亭已經被拆了,如今剩下的6道門分布在院落的中軸線上,算上之前的3道門,整個宅子9道門連成一線,因而稱九門相照。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在第三進院落的一處門楣上,記者見到了唐代詩人高駢所寫的詩文《山亭夏日》。而在該院落的東閣,一處石刻上題寫著唐代詩人楊巨源的詩作《城東早春》:“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記者不禁感慨,吳守業確是素雅風流之人。

  采訪中記者注意到,吳家大院的基石并非一般的石料,而是鵝卵石與泥土沉降而成的礫巖。“可別小瞧了這些建筑材料,它們對古宅的保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吳利軍介紹,吳家大院始建于清代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后經三代人擴建、整修,如今已經有115年的歷史了。后來,因周邊煤炭開采使得龍宮村的不少民房受到影響,但建在礫巖墻基上的吳家大院絲毫未損。

  如今,鶴山區正著力打造涵蓋龍宮村的阿斗寨景區,龍宮村也圍繞古村落的發展與保護,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并憑借自身自然環境優勢,打造一條獨具特色的文旅發展之路。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中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资源站在线 | 亚洲AV综合色区久久精品 | 亚洲色精品V一区二区 |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第二页 | 一级A中文字幕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