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介紹山東加快推進上合示范區擴能提質,助力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情況。自2019年《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印發以來,“四個中心”和上合經貿學院建設取得了很大成效,較好地完成了國家賦予的階段性任務,為區域合作注入“上合之力”。我省將于7月舉辦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大會,為上合組織國家間地方經貿合作搭建高端平臺,全方位展示合作機遇與發展成果,推動各方在經濟發展、貿易投資、產業協作等領域的合作共贏和共同繁榮。
對上合組織國家進出口累計完成294.1億元
上合示范區啟動建設以來,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聚焦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建設制度型開放示范區,堅持把國家戰略先行先試與地方高質量發展有機融合,在青島市全域深入落實“一核引領、全域聯動”工作機制,突出公共產品屬性,放大示范帶動效應,全力當好“平臺搭建者、資源鏈接者、方案提供者”。
堅持互聯互通,建設“四港聯動”的區域物流中心。依托“海陸空鐵”交通樞紐優勢,大力暢通東聯日韓、西接歐亞、北達蒙俄、南至東盟的國際物流通道,積極打造上合組織國家面向亞太的“出海口”。物流樞紐加速構建,推進上合國際樞紐港建設,獲聯合國批準國際港口代碼“CNJZH”,獲評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
堅持互惠互利,建設開放便利的現代貿易中心。5年多來,對上合組織國家進出口累計完成294.1億元,年均增長56%。貿易平臺精準搭建,設立全省首個空港型綜保區——青島空港綜合保稅區。建設運行上合經貿綜服平臺,成為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四大專區之一,集聚上線企業約2.2萬家,完成申報金額突破2500億元。
堅持互促互進,建設企業聚集的雙向投資合作中心。聚焦工業互聯網、高端裝備等重點領域,積極拓展與上合組織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產業合作。卡奧斯工業互聯網生態園、上海電氣風電裝備產業園、上合航天產業園等旗艦項目陸續建成投產;帶動青島市企業在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上合組織國家投資項目232個、累計投資額達到35.2億美元。
在我省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生態環保創新基地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支持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擴能提質的若干措施》,從推進綜合改革、重大平臺建設、經貿產業合作、優化發展環境等4個方面提出了23項含金量高的支持措施。
加快推進上合示范區綜合改革。聚焦上合示范區“四個中心”建設重點任務及“三區一高地”中遠期發展目標,提出加強綜合改革謀劃布局、強化改革自主性創新,全面提升綜合改革的針對性、系統性、整體性,每年形成一批支持綜合改革的創新事項清單。
支持上合示范區重大平臺項目建設。支持舉辦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大會等上合組織框架下的重大活動;推進上合經貿學院實體化運作,支持國家援外及對外開放領域培訓,聯合省內高校招收上合組織國家來華留學生;加快建設上合國際樞紐港,支持青島建設國際航運中心;提升上合經貿綜合服務平臺能級,搭建上合產業鏈供應鏈經貿大模型,申報跨境數據專線試點;持續打造“絲路電商”綜合服務基地、青島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魯港科技合作創新中心、上合國際資本港、上合創投風投基地,爭取跨境金融政策試點。
強化上合組織地方經貿產業合作。支持上合示范區聚焦上合組織國家產業優勢,推動制造業聚焦發展;布局海外運營中心、邊境合作園區,強化上合組織產業、農業園區聯動創新,促進與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加快建設上合組織海關促進中心,加大面向上合組織國家的政策研究、貿易監測預警、海關事務協調,提高跨境電商等通關便利化水平;打造“上合組織旅游和文化之都”,深化上合組織文化旅游國際合作,拓寬入魯旅游市場;探索限額免征上合組織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特色商品關稅政策;在我省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生態環保創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