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旅產業蓬勃發展的當下,文旅消費“新玩法”不斷涌現,不僅讓游客們玩得盡興,也讓不少景區、場館看到了發展的新機遇。其中,沉浸式互動體驗成為濟南文旅的新亮點。以景區、文化場館等多元場景為載體,沉浸式文旅帶來的新產品、新場景、新體驗,豐富了游客的出游選擇,助力文旅市場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推動了文旅消費升級。提升景區體驗性、互動性開拓旅游市場新空間
碧波映月,荷風送爽。這個夏日,濟南大明湖畔再次泛起流光溢彩的“畫船之夢”。全新升級的畫船演藝《明湖夜夢·畫中游》浪漫歸來,盛裝起航,為市民游客帶來一場湖上時空交織的文化視覺盛宴。
畫船點綴以荷花、蓮葉、山巒等泉城特色景觀,舞蹈演員在曲聲悠揚中翩翩起舞,營造出詩情畫意的唯美意境。演出以“明湖碧波”為舞臺、“泉城文脈”為經緯、“名士風華”為靈魂,依托大明湖的歷史底蘊與濟南千年人文精神,融舞蹈、詩詞、古樂于一體,通過《笛韻明湖畔》《采荷醉花間》《二安風華錄》等主題篇章,以舞寫詩弄文,描繪出一幅“詩詞湖上生、人隨夢中游”的泉城風雅圖卷。
在濟南電影幻城的民國街區,黃包車鈴、留聲機樂曲與突然爆發的街頭“槍戰”構成多維度沉浸聲場。
在“五脈試煉”項目中,游客佩戴VR設備進入虛擬密室,穹頂投影的星象變化與地磁效應結合,營造出真實的探險體驗。而在“大咖請就位”項目中,“換裝+劇本殺+微電影拍攝”三合一。游客化身江湖兒女,在專業電影場景中演繹愛恨情仇。專業導演現場指導,攝像機全程記錄。體驗結束,一部屬于你的“武俠大片”即刻到手。
在華僑城歡樂薈,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探險正等待著親子家庭。與央視聯合打造的“國家寶藏”展區,借助數字交互技術,讓青銅器皿、書畫典籍“開口說話”;與中國科學院合作的“國家地理”主題館,則以動態沙盤、全息投影重現地球46億年的地質變遷。最令人期待的“極限飛球”項目,游客乘上動感座椅,在巨型球幕中飛躍山川湖海,感受從亞馬遜雨林到北極冰川的壯美瞬間。在這里,既滿足了親子家庭寓教于樂的需求,也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自然科學以更鮮活的姿態走進大眾視野。
這種“場景式沉浸”突破了傳統景區的觀賞邊界,不僅豐富了景區的游玩項目,為市民游客帶來更具觀賞性的場景體驗,更為濟南文旅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打破傳統模式、深度參與劇情
戲劇新世界正席卷而來
時下,“沉浸式互動劇”異軍突起。它打破傳統觀劇模式,讓觀眾能深度參與劇情發展。這種新奇又刺激的新型觀劇體驗,正吸引著越來越多人走進劇場。
這個夏天,保利·山東省會大劇院演藝廳上演的《雙重被告》將法庭搬進戲劇空間,觀眾入場時隨機獲得“陪審員身份卡”,卡上的職業背景可解鎖線索權限。演出中,演員會在觀眾席間進行“證人詢問”。這種“交互式沉浸”重構了觀演關系,觀眾不再是“吃瓜群眾”,而是能參與其中,和演員激情互動。
大明湖畔的南豐戲樓在《先生》劇中構建了1930年代的“鵝城”生態系統,觀眾踏入戲樓即獲得隨機身份,開啟不同任務線,劇場內的每個細節也都暗藏玄機。這種“空間敘事”的沉浸設計,讓觀眾在90分鐘內完成從旁觀者到歷史參與者的轉變。
JN150劇場的《宋美齡耳環丟了》將廢棄廠房改造成1944年的“官邸”沉浸式劇場,貼身女仆、花花公子、英文秘書、神秘訪客……到底誰是真正的嫌疑人?觀眾穿梭于不同房間,秒變陪審團,在重重迷霧中抽絲剝繭、親手揭曉真相。
同樣,在笑古里喜劇劇場上演的沉浸式互動懸疑喜劇《完美犯罪》,觀眾就是劇情的“掌舵人”。劇情走向觀眾說了算,一句臺詞,就能觸發新劇情、解鎖新人物。這種“探索式沉浸”進一步增強了觀眾的主動性,能真切感受情節的跌宕、角色的喜怒,甚至還能左右故事走向。
“沉浸式互動劇”這股潮流正席卷而來,它帶來的新奇刺激體驗,就像一把神奇的鑰匙,能打開戲劇新世界的大門。
探索跨界融合、多樣發展打造沉浸式文旅新場景
在大明湖,自然景觀與文化IP通過“行進式沉浸”實現詩意表達;濟南電影幻城以“全域沉浸”構建跨時空敘事;華僑城歡樂薈則用“文化解碼”型沉浸激活國家寶藏。而場館內的探索更具先鋒性,省會大劇院的“交互式沉浸”重構觀演關系,南豐戲樓的“空間敘事”模糊真實與虛構,JN150劇場的“探索式沉浸”釋放了觀眾主動權。
目前文旅市場的沉浸式業態可以分為兩大類型:一是獨立運營的沉浸式產品,如與戲劇形式相結合。二是將新技術與景區的配套演藝、設施等結合,提升游客在游覽過程中的沉浸感,豐富旅游體驗。這種多場景、多形態的沉浸矩陣,覆蓋了從觀光客到深度體驗者的全客群需求,改變了簡單“走馬觀花式”賞景游覽,讓游客從“旁觀者”逐漸變為“劇中人”,成為年輕一代的心頭好。
去年發布的《國務院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鼓勵沉浸體驗、劇本娛樂、數字藝術、線上演播等新業態發展”和“推進商旅文體健融合發展,提升項目體驗性、互動性,推出多種類型特色旅游產品”。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這些舉措將更好地激發旅游消費潛能。
沉浸式體驗的持續落地,也帶動了濟南文旅消費鏈的深度延伸。大明湖景區、明水古城、濟南電影幻城等周邊的漢服租賃持續升溫。多場沉浸式戲劇更是推動了高校戲劇專業與景區的人才合作。這種“體驗創新-消費升級-產業協同”的閉環,逐漸形成濟南特色的沉浸經濟生態。
當數字技術與泉城文化深度融合,當景區場館成為文化敘事的新載體,沉浸式體驗不僅是文旅消費的新場景,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轉譯器、產業升級的催化劑。從大明湖的水光詩境到都市劇場的文史敘事,隨著更多元、更豐富的沉浸式文旅場景不斷落地,這座千年古城正以沉浸為筆,在數字時代書寫屬于自己的獨特文化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