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曉敏 見習生丨 高原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當前,國內家電業早已進入存量時代,家電零售額增速不斷放緩。在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的背景下,隨之而來的是頭部企業紛紛覓尋第二增長點,以“如果不想被紅海湮沒,就必須去創造嶄新藍海”的決心,正上演轟轟烈烈的“大遷徙”。作為國內頭部家電企業,TCL(000100.SZ)也早就完成第二曲線的長線布局,新能源光伏和半導體材料業務逐漸成為其業績增長貢獻的主力軍。那么,對于TCL而言,目前第二增長曲線表現如何?又將會面臨哪些挑戰?
TCL科技營收及凈利增速放緩
從業績上來看,TCL科技的表現還算不錯。根據最新的2022年半年業績預告顯示,以半導體顯示為核心業務的TCL科技,實現營業收入840億元~85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15%,凈利潤18.5億元~20.5億元。從數據上來看,在營收規模上,TCL科技實現了增長。但漂亮的財務數據背后實際上已暗含風險。雖然總營收在經濟下行壓力下保持了正向的增長,但是顯而易見,TCL科技的總營收和凈利潤的增速卻一直呈現下滑趨勢。按照預測,最近三個季度(2021年第四季度-2022年第二季度),TCL科技的營收分別為426.49億元、405.98億元、434.02億元~449.02億元,同比增長52.33%、26.18%、2.85%~6.41%;凈利潤分別為17.96億元、23.46億元,-4.96億元~-2.96億元,同比增長-40.19%、-27.5%、-108.24%~-104.92%。由此可見,TCL科技的盈利能力有所下滑。
二級市場方面,TCL科技的表現也是差強人意。從去年3月至今,TCL科技股價從最高點的10.11元跌到如今的4.37元左右,股價腰斬。尤其是自2022年以來,TCL科技股價也沒有改觀,一直處于下跌態勢,目前總市值約在600億左右。我們再從整個宏觀市場牌面來看,在今年整個面板顯示市場持續下行的背景下,TCL科技還能實現營收增長,主要是得益于TCL中環。
TCL中環帶來更多可能性
國際形勢和經濟周期下行雙重作用下,打亂了TCL的既定節奏。根據CINNO Research月度面板廠投產調研數據顯示,2022年5月,國內液晶面板廠平均稼動率為84.9%,相比4月下滑3.5個百分點。預估國內TFT-LCD面板產線稼動率在6月份將進一步環比下滑約8個百分點,將創2020年疫情以來的新低,而投產面積相比5月將有超過10%的降幅。面板產業周期底部顯現,讓TCL科技將希望寄托于第二增長曲線—TCL中環。而以研發生產半導體硅片及新能源光伏為核心業務的TCL中環,也沒有讓TCL科技失望,其半年度業績貢獻占比高達37%就是最好的佐證。TCL中環同日發布業績預告,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10億元~33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5.69%~87.03%,凈利潤28.5億元~30.5億元,同比增長高達92.57%~106.08%。數據對比可以明顯看出,新賽道的業務營收持續增長80%以上,凈利潤增速更是接近100%,增長非常穩固。TCL中環營收和凈利高速增長,也直接拉動了TCL科技的整體營收。
從2020年7月份并購中環集團,重點布局新能源光伏與半導體材料業務,到如今TCL中環成為增長的利器,TCL科技的層層布局已入深海。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提出的目標看,到2025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到2030年,這一目標值能耗將大幅下降,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產業提速,勢在必行,TCL中環在碳中和的政策紅利感召下,重點布局新能源光伏和半導體業務,無疑是一塊可持續的長期業務,也將進一步推動縮短國家碳中和目標進程。
TCL科技將會面臨哪些挑戰?
每個企業都會面臨市場競爭壓力,尤其是在當下經濟不確定因素增加背景下,如何能直面挑戰,不斷創新才能走得長久。對TCL科技來說,同樣如此。那么,TCL科技將會面臨什么?第一,面板行業觸底,加快創新迭代升級或成破局關鍵。前面提到,在半導體顯示領域,行業周期下行壓力給企業帶來不少影響,其中,與TV面板主要相關產品價格自去年8月起下行,到目前價格觸底,跌至行業成本線以下。這也意味著,從短期來看行業盈利承壓明顯,TCL科技大概率也會受此影響。然而,從聚焦長期發展來看。在半導體顯示領域加速從大尺寸顯示往全尺寸迭代升級,將會是很好的差異化戰略選擇。而TCL也正在往此方向加速前進。例如,在高端全尺寸TV方面,TCL華星與索尼進行深度合作,成為索尼高端TV面板的最大戰略供應商;在中尺寸領域上,TCL華星將在筆電、平板、車載等中尺寸業務市場進行重點布局,以達到份額快速提升,完善收入結構。第二,產能過剩是光伏行業無法避免的難題。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隆基(601012.SH)和TCL中環分別擁有單晶硅片產能80GW和55GW,占中國單晶硅片總產能的36.4%和25.4%,處于行業龍頭地位。
隨著兩者持續在光伏產業深耕,產能也在逐漸得到提升,兩者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底,隆基股份的硅片產能達105GW;TCL中環達88GW。然而問題也隨之而來,根據TrendForce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預計同比增長30%,達200-220GW。這也意味著,隆基和TCL中環兩家的產能似乎明顯已經能完全滿足全行業需求,再疊加市場上晶科、晶澳和上機數控競爭對手的產能,單晶硅片市場將面臨很大的去庫存壓力。除此之外,從整個宏觀市場來看,國際經濟形勢不明朗,全球疫情都會給整個行業帶來不確定因素。而TCL科技能否借助第二增長曲線穿越經濟周期,繼續保持穩增長,相信時間會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