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 屠玲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格咱鄉小學,東經99°74′、北緯28°21′,海拔3123米。
這片美麗的高原上,有一群追夢足球的人,他們心中有火,眼里有光,為夢想開球,為熱愛上場。
“追夢人”是一群高原上的孩子,他們熱愛足球、無懼艱難,為的是實現自己的“足球夢”,他們叫電增取追、巴桑七林、杜基卓瑪……;
“筑夢人”是一位堅守17年的老師,他因長得像球星卡洛斯被稱為“小卡老師”,靠著撿來的石子演練戰術,為的是護航這群高原孩子的“足球夢”,他叫邊瑪定主;
“守夢人”是一家暖心的企業,她為這群孩子們進行捐贈,用營養守護孩子的“足球夢”,又一諾十年,持續深入落實“鄉村振興”和“健康中國”兩大戰略,她叫伊利。
現在,我們來聽聽這三群人的“三個夢”。
“追夢人”:都想成為“國字號”球員
“我是有希望當球星的。”踢球的孩子個個都有一個“明星夢”,馳騁賽場,進球如麻,格咱鄉小學的藏族男孩巴桑七林也不例外。
“踢球會受傷”“踢球會頭破血流”,可憐天下父母心,都為孩子的安全著想,扼殺了他們的“足球夢”。起初,巴桑七林的父母也不同意他踢球。
不過,巴桑七林父母現場觀戰時,看見他摔倒了,但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繼續參戰時,父母知道,足球讓自己的兒子變得更勇敢、更堅毅,態度也從反對變為支持。
巴桑七林說:“我非常熱愛足球,因為它能讓我從困難與失敗中走出來,讓我忘掉所有的煩惱,我的夢想是成為國家級運動員。”
巴桑七林個頭不高,他最喜歡的球星這個年紀時也是如此,堅持夢想,變得勇敢,誰能說他不會成為頂級前鋒?
熱愛足球的女孩子并不算多,“誰說女孩子不能踢足球,我就很喜歡踢足球。”提到踢球,藏族女孩杜基卓瑪總會讓人感覺到她的“執拗”。
杜基卓瑪在球場上的位置比較特殊,踢的是守門員,她說:“在踢球的時候我總是忍不住用手去觸碰足球,所以我自告奮勇地當起了球隊里的守門員,每一次接到對手踢來的球,都會讓我有成就感。”
在同齡的球員中,杜基卓瑪并不算高大。“我要多吃飯、多喝奶,讓自己更有力氣。”采訪中,杜基卓瑪率真的言語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不過,笑歸笑,杜基卓瑪的夢想很高遠:當一名國家女子運動員,代表國家打比賽。
杜基卓瑪熱愛撲球,每次接到踢來的球都成就感爆棚,堅持夢想,變得強壯,誰能說她不會成為一道“鐵閘”?
每當有壞情緒的小怪獸時,藏族女孩電增取追都會選擇去踢一場足球,她覺得“踢球是一件很酷的事”。
“踢球很解壓。”小球員電增取追說,她每次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去踢球。她會把足球想象成她所有的壓力、委屈和不高興,然后再一腳踢出去。這樣讓她感覺特別輕松。
電增取追還說,她覺得在球場上,帶球過人是一件特別酷的事。
像巴桑七林和杜基卓瑪一樣,電增取追也夢想成為國家隊隊員,在綠茵場上揮灑青春,放飛自我,贏得歡呼。
電增取追喜歡進球,中國女足鋒霸王霜是她的偶像,堅持夢想,變得開朗,誰說她不會披上“國字號”球衣?
“筑夢人”:我想建一支專業足球隊
在格咱鄉小學,孩子們能踢上球,離不開他們的“筑夢人”邊瑪定主,他為足球堅守了17年。
邊瑪定主還有個親切的名字,因為他長得像巴西傳奇球星羅伯特·卡洛斯,所以被稱為“小卡老師”。
有意思的是,小卡老師并不是足球老師,甚至不是體育老師,而是一位數學老師,并擔任學校副校長。因此,在格咱鄉小學里,“體育是數學老師教的”并不是一句玩笑話。
采訪時,小卡老師不善言談,但一提到足球和他的足球小將時,又滔滔不絕、侃侃而談。
小卡老師說,他教孩子們踢足球的目的很純粹,因為他自己就是足球迷,而高原上的孩子體能充沛、耐力好,在體育運動上有天然的優勢。“教孩子們踢球,既可以發揮孩子們的體質優勢,也能讓我的愛好有‘用武之地’。”
剛開始教踢球的時候,由于學校條件簡陋,沒有一塊像樣的足球場,小卡老師就帶著孩子們在牧場上踢、在湖岸邊踢,這里的雪山成了看臺,牦牛當上了拉拉隊……
小卡老師甚至“忽悠”來學校一位老師,在土操場上種草。草兒發芽、長高了,這里也成了他和孩子們的主場。
更值得回味的是,沒有戰術訓練器材,小卡老師就隨地撿起石頭、樹枝模擬;沒有球門,就用牛糞、馬糞堆……
小卡老師還喜歡帶孩子們一起看球賽,他經常邊看球賽邊記筆記,學習戰術和訓練方法,和孩子們共同成長。
如今,即便是學校有了專業足球場,小卡老師還是保留著隨地撿起小石頭來教孩子們戰術的習慣。
付出終有回報,格咱鄉小學的孩子們已經捧回了州級比賽的冠軍獎杯。不過,小球員們還有更大的夢想:“走出大山到更廣闊的地方踢球”。
而且,小卡老師的一位學生,也在一所足球俱樂部里當教練,將這份熱愛繼續傳遞。
小卡老師也一直努力尋找喜歡足球運動、有足球潛力的孩子們。每次足球賽,他都會留意觀察孩子們的潛力、表現和進步。
這次伊利營養2030組織的球賽上,小卡老師有意挑選能夠進入校隊的小球員,他想把這份熱愛傳遞給更多孩子。他最大的夢想,是想讓這支足球隊,成為專業的足球隊。
通過伊利平臺,足球運動員武磊為格咱鄉小學的球員們送上祝福:“原來在海拔3123米的高原上,有一群和我一樣熱愛足球的孩子們,我記住了你們蓬勃的笑容,也記住了你們奮力踢球的樣子,很棒、很有力量,讓我仿佛回到了自己的14歲那場難忘的中乙聯賽,還有和你們一樣的熱愛。比賽有終點,但對足球的熱愛沒有終點,希望你們一直能保持這種熱愛,為熱愛上場,我在這里等你們,加油!”
“守夢人”:用營養守護孩子的足球夢
伊利說,當他們發現格咱鄉小學這群師生時,他們的教練眼中有愛,他們的球員眼中有光,值得尊敬。
伊利做了什么?2017年2月22日,伊利集團推出“伊利營養2020”公益項目,響應了農業部和中國奶業協會發起的“中國小康牛奶行動”號召,向不同貧困地區兒童進行“營養扶貧”公益捐贈,同時因地制宜地推出不同形式的健康主題活動。在為貧困地區兒童帶去健康和關愛的同時,全面助推國家扶貧事業及未來發展。
2021年,伊利將“伊利營養2020”升級成“伊利營養2030”,一諾十年。
“伊利營養2030”將堅守十年承諾、持續深入落實“鄉村振興”和“健康中國”兩大戰略,踐行營養物資捐贈、健康知識科普、夢想關愛守護三大行動。
截至目前,“伊利營養2030”已覆蓋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累計投入9200余萬元,近70萬兒童從中受益。“伊利營養2030”將始終致力于成為孩子們成長路上的“守護者”,幫助更多孩子們實現夢想,讓公益更有益,讓夢想更靠近。
2022年11月,伊利聯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啟動“伊利營養2030•為熱愛上場,用營養守護孩子的足球夢”公益行動,走進了格咱鄉小學,為熱愛足球的孩子們送去球衣、球鞋、戰術板等專業的足球裝備和訓練器材,同時為孩子們提供學生奶的營養支持,以及包含《乳品與兒童營養共識》在內的健康知識書籍。
對于自己,伊利表示并沒有太多值得稱道的地方,只是做了一家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用營養守護孩子的“足球夢”。
熱愛是一種力量,從內心深處迸發出的真摯情感,高原上的小球員們為熱愛足球上場,伊利為熱愛營養健康事業上場。在伊利的理念里,“企業要實現自身價值,就要為社會創造價值”已逐漸融入企業基因。而且,“伊利營養2030”也與公司提出的“2025年全球乳業前三、2030年全球乳業第一”中長期戰略目標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