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卓西峰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2023年沒有完成銷量目標,極氪2024年定的目標卻更高了。
近日,在2023年業績發布會上,安聰慧表示,2024年極氪還將推出三款新品,對全年23萬臺交付目標充滿信心,在銷量提升,毛利上漲的前提下,極氪力爭2024年實現中國香港財務報表準則下扭虧為盈的目標。
吉利汽車(000175.HK)發布財報顯示,極氪2021年至2023年累計虧損約42億元,其中2023年虧損11.35億元。極氪2023年交付量達11.9萬輛,較上年同期的7.19萬輛增長65%。
極氪要完成2024年銷量目標,同比要增長超93%,幾乎需要實現倍增,月均交付約1.92萬輛汽車。
而現實是,2024年一季度,極氪交付了3.31萬輛,同比增長117%,僅完成全年目標的14.37%。
隨著比亞迪銷量持續高漲,問界系列、小米SU7異軍突起,理想(02015.HK)、零跑(09863.HK)等持續向前,價格戰下,極氪“腹背受敵”,銷量、扭虧“兩手抓”,是否會“顧頭不顧尾”,竹籃打水一場空?
赴美IPO三年累虧204.33億
近日,吉利汽車發布2023年財報顯示,公司收入達1792.04億元,同比增長21%;歸母凈利潤達53.8億元,同比增長1%。
同時,吉利汽車銷量達168.65萬輛,同比增長18%,超額完成了公司定下的165萬輛的目標。
其中,極氪2023年收入達516.36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17.87億元增長62%;交付量達11.9萬輛,較上年同期的7.19萬輛增長65%,較大助力了吉利汽車的整體收入。
2023年年初,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董事長、極氪智能科技CEO安聰慧曾在《全力開“攻”極氪出發》開工寄語中表示,2023年極氪終端交付目標為14萬輛。
按此計算,極氪2023年僅完成交付目標的85%。
不難發現,吉利汽車2023年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尷尬,這與極氪關系緊密。
2023年,極氪虧損11.35億元,上年同期虧損20.39億元,同比收窄,但依然未能擺脫虧損。
回顧來看,2021年和2022年,極氪分別虧損10.1億元和20.39億元,公司2021年至2023年累計虧損約42億元。
同期,吉利汽車營業收入分別為1016.11億元和1479.6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31%和45.62%;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8.47億元和52.6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40%和8.52%。
吉利汽車利潤的增幅與營業收入的增幅相距甚遠,極氪成了公司增利的拖累。
近日,極氪赴美上市更新招股書。數據顯示,公司2021年至2023年運營虧損分別為43億元、71.52億元、81.78億元,三年累計196.3億元;凈虧損分別為45.14億元、76.55億元、82.64億元,三年累計虧損204.33億元。
需要提及的是,極氪招股書數據與吉利汽車財報數據相差巨大,主要是因為統計方法不同造成,但極氪持續虧損卻是事實。
招股書還顯示,從資金面看,截至2023年末,極氪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33億元,按目前83億的年虧損估算,不夠“燒”半年。
而且,近兩年,極氪資產負債率均維持在130%以上,賬面持續資不抵債。
募資規模方面,有報道顯示,極氪計劃募資超10億美元。但最新報道稱有消息人士透露,極氪目前不太可能突破10億美元大關。
對于虧損,極氪表示將通過新增車型,拓寬海外市場,實現高價值產品出口,在銷量提升、毛利上漲的前提下,力爭實現扭虧為盈的目標。
一季度交付量僅完成全年目標14.37%
針對扭虧,極氪的確有自己的打算。
2024年年初,極氪智能科技副總裁林金文曾表示:“2023年我們的銷量目標完成率85%,所以今年一開始,就要鉚足勁去干,打法就是從一開始就準備好‘彈藥’,包括極氪007的上市,極氪X和極氪009的迭代,以及全新極氪001上市。”
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桂生悅也公告表示,2024年,極氪要力爭實現扭虧為盈的目標。
近日,2023年業績發布會上,安聰慧表示,2024年極氪還將推出三款新品,對全年23萬臺交付目標充滿信心,在銷量提升,毛利上漲的前提下,極氪力爭2024年實現中國香港財務報表準則下扭虧為盈的目標。
不過,要實現扭虧,前提是要看交付量是否能上得去,交付量上去可以攤薄造車成本。
如此看來,2024年,極氪若要完成23萬輛的目標,意味著同比交付量要增長超93%,月均交付約1.92萬輛汽車。
1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介紹,行業協會目前給出的總量規模,預計2024年(汽車產銷)可以達到3100萬輛,同比小幅增長3%左右。新能源汽車產銷也將達到1150萬輛左右的規模,增長大概在20%左右。
由此來看,極氪要實現2024年的銷量目標,意味著要大大超過市場預期。
天眼查顯示,2024年1月至3月,極氪交付量分別為1.25萬輛、7510輛和1.3萬輛,三個月累計3.31萬輛,同比增長117%,完成全年目標的14.37%。
盡管極氪一季度交付同比增速較快,但基礎是上年同期相對較低。隨著今年比亞迪銷量持續高漲,問界系列、小米SU7異軍突起,極氪想要保持倍增的速度不容易。
當前,小米SU7官方指導價為21.59萬元至29.99萬元。問界M5、問界M7和問界M9三款車的官方指導價分別為24.98萬元至30.98萬元、24.98萬元至32.98萬元和46.98萬元和56.98萬元。
目前,極氪擁有極氪001、極氪007、極氪009和極氪X等四款車型。其中,極氪001官方指導價為26.9萬元至76.9萬元,極氪007為20.99萬元至29.99萬元、極氪009為50萬元至58.8萬元、極氪X為18.98萬元和22.98萬元。
僅從價格上看,極氪旗下車型價格與問界系列、小米SU7的“重合度”超過了80%。
4月份第一周(4月1日至4月7日),問界系列交付4189輛,位列新能源汽車品牌第三位;小米SU7交付1093輛,位列第九位;極氪交付3200輛,位列第五位。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米SU7交付量大概率能超過極氪,而理想、零跑、蔚來(09866.HK)、小鵬(09868.HK)等車企也在持續向前,市場競爭異常激烈。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4月1日,鴻蒙智行App顯示,問界新M7入門版車型售價限時下調2萬元。
同日,極氪新增極氪007后驅增強版,售價為20.99萬元,將該車型起售價再拉低2萬元。
一邊要交付大增,一邊要扭虧為盈,極氪能否實現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