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張飛濤
實習生丨陳欣
出品丨鰲頭財經
拿下騰訊領投的1億美元的融資后,云鯨智能對于具身智能產品的開發正在加速,這一切卻與李陽再無關系了。
近日,有媒體爆料稱云鯨產品負責人李陽數月前離職。李陽此前曾在大疆負責自動駕駛業務,2021年加入云鯨,對外title為“云鯨智能技術部負責人”,最后一次公開露面為去年11月底接受媒體采訪,在脈脈上,李陽的認證目前已變為“前云鯨智能產品副總裁”。
據透露,李陽的下一站是創業,他的前輩李暢剛剛宣布創業失敗。作為云鯨智能早期核心成員之一,李暢在2022年選擇離開云鯨,創立了割草機器人企業森合創新,就在上個月,李暢發布公開信宣布公司解散,“我們已經到了不能再繼續運營的地步。”
掃地機器人賽道飽和競爭之下,企業拓展業務謀生,企業當中的個人也在向外探索,只是這種探索不一定成功。森合創新解散一定程度上驗證了投資人朱嘯虎的判斷,“機器人行業共識集中但商業化不明。”
在接連拿下國資和騰訊的兩輪融資后,云鯨智能仍在這一賽道上前進,不過經歷了產品負責人離職的動蕩后,云鯨還能在兩年后如期拿出“具有顛覆性”的具身智能產品嗎?
01
市場份額居于中游
用戶投訴“遙遙領先”
剛剛過去的
剛剛過去的618年中大促,掃地機器人迎來了一波“小陽春”。天貓數據顯示,大促期間可拆卸清掃機器人成交量同比上漲10倍;蘇寧易購平臺數據顯示,大促期間掃地機器人銷售同比增長145%。
國補政策刺激下,掃地機器人企業的日子不再像過去幾年那樣“艱難”,IDC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掃地機器人市場出貨118.8萬臺,同比增長21.4%,增長率也連續兩個季度超過20%。
大盤數據在增長,但行業內的玩家卻沒有大張旗鼓地公布銷售業績。“行業面臨著飽和競爭,廠商們通過價格下探爭奪市場份額,出貨量增長了GMV和利潤不一定增長,大盤增長的背后更多是存量競爭,這種情況下公布銷量并不必要。”行業觀察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
IDC的報告證實了這一點,“2025年以來,掃地機器人平均出貨單價下滑,進一步擠壓廠商利潤空間。”報告同時還指出,目前,中國掃地機器人前五大品牌的市占率已逼近90%,云鯨在其中處于中游地位。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智能掃地機器人市場排名前五的品牌分別為科沃斯、石頭科技、云鯨、小米和追覓,市場份額分別為25.4%、21.6%、16.3%、13.7%和12.2%,云鯨的市場份額相比科沃斯和石頭科技“矮了一頭”,與后兩者則較為接近。
從銷量數據也可看出,云鯨在掃地機器人領域仍難以撼動科沃斯和石頭科技的地位。在京東掃地機器人熱賣榜上,云鯨排名第五,前四名中科沃斯有兩款產品,石頭科技一款,小米一款;在淘寶熱銷榜上,云鯨產品排名第六,前五名中有三款科沃斯產品,兩款石頭科技產品。
在銷量和市場份額上沒有超越石頭科技的云鯨,卻在用戶投訴上實現了反超。在消費調解平臺黑貓投訴上,以“石頭科技”為關鍵詞搜索投訴量為2363條,以“云鯨”為關鍵詞搜索投訴量為2864條。
有消費者表示,今年5月23日購買的云鯨逍遙002掃地機器人,在使用過程中存在漏水情況;另有消費者表示,其購買的云鯨s2island光輝版洗地機出現了拖地水箱不出水的質量問題,在更換新機后又遭遇了滾刷堵轉的問題。除此之外,傳感器異常、上下水系統堵塞、零部件掉落也都是用戶投訴的重點問題。
“產品屢屢遭到用戶的投訴,說明云鯨在品控上還需要加強,市場競爭本就愈發激烈,產品質量遭受質疑的企業會越來越難留住用戶。”前述行業觀察人士表示。
02
裁員、高管出走
云鯨具身智能的餅誰來圓
同質化和內卷已成為掃地機器人行業內的共識,有觀點認為,市場增長放緩的情況下產品同質化是內卷的必然結果。“為留住用戶,廠商們開始在技術參數、功能創新,甚至是價格上內卷,但類似于吸力、電機轉速的‘軍備競賽’卻讓廠商們的產品越來越同質化。”行業分析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
內卷源于行業規模的下滑,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2年、2023年的出貨量分別為441萬臺和458萬臺,2024年在國補的促進下增至603.6萬臺,但仍低于2020年的654萬臺。
事實上,不少廠商已經反應過來,內卷并不能使自己脫穎而出,尋找新增量、尋找創新點可能才是破局之道。前者如追覓,在今年進入了大家電領域尋找第二增長曲線,后者則是云鯨,寄希望于開發出具有顛覆性的具身智能產品。
此舉引來不少質疑,云鯨的技術實力能支撐其野心嗎?仍以石頭科技為例,天眼查顯示,石頭科技擁有專利1502項,云鯨智能只有830項;在研發投入上,石頭科技近3年的研發投入則合計20.79億元,云鯨并未對外披露研發投入金額,但即便其將融來的1億美金全部投入研發,也難以達到石頭科技的量級。
更大的質疑在于,具身智能賽道需要長時間、一以貫之的投入才能取得成果,可云鯨的人員流動性較大,就連產品副總裁也選擇出走。
去年年底,云鯨被曝出大規模裁員,涉及開發、測試等多部門。據爆料,一些組別人員直接砍半,個別組別裁員比例達65%。另有消息稱,云鯨智能近一年內離職了3名總監級領導,分屬硬件部門、NPI新品導入部門以及互信相關部門。
面對裁員傳聞,云鯨CEO張峻彬表示,“集團從1600人減肥增效到1400人,組織效率比之前高了不少,為何是外面新聞說的大規模裁員?”算是對傳言從側面做出了肯定。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石頭科技2024年員工數同比增長60.7%,研發人員同比增長68%。
當同行為應對內卷加強人才貯備的同時,云鯨不僅先進行了一輪優化,還遭遇了高管出走的變動,其具身智能產品的路線和進度是否會改變?鰲頭財經將對此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