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如茵、松杉葳蕤、小橋流水、如詩如畫……置身以園博園為代表的邯西生態示范區,筆者忽然心生感悟:原來,像綠水青山這樣的美好事物,本可以成為生活的基本配置,而非遙不可及的“詩和遠方”。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從古以來,綠水青山就陪伴著人類的生存發展。綠色,既是生命的底色,也是發展的底色。事實證明,好的生態環境,既是人民群眾對提高生活質量的必然要求,也是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協調可持續的重要保證。人類的發展一旦脫離綠色,不僅民生遭殃,發展也將陷入絕境。
對此,我們有著切膚之痛。近代以來,得益于資源稟賦和區位條件,邯鄲成為中國近代工業的主要發祥地之一,被譽為現代“鋼城”和“煤都”。然而,曾經高消耗、高污染,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的粗放發展方式給邯鄲帶來諸多病癥:老城區生態空間匱乏、市政基礎設施薄弱,特別是空氣污染問題,是困擾邯鄲城市發展的一個頑疾,城市與自然、人與水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這也越來越成為制約邯鄲發展質量提升、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瓶頸。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飽嘗環境惡化之苦的邯鄲人痛定思痛,痛下決心: 綠色決定生死、決定未來,事關邯鄲發展全局、事關子孫后代福祉,綠色發展是邯鄲的必然選擇。近年來,我市堅持不懈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大力化解過剩產能、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拓展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了扎扎實實的效果:產業結構日益優化,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民生水平不斷提高,綠色發展讓邯鄲人嘗到了甜頭、贏得了美譽。
當前,面對艱巨任務目標和各種風險挑戰,我們更加需要保持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導向,越是發展形勢復雜嚴峻,越要堅定不移踐行新發展理念,加強生態環境問題治理,不斷推進綠色發展,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攻堅克難、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讓我們以本次園博會為契機,繼續堅定踐行“兩山”理念,沿著綠色發展之路開拓前行,努力打造推動邯鄲綠色發展的新引擎,讓冀南大地更加絢麗多彩,富饒美麗。
新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