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第四屆(邯鄲)園林博覽會開幕式文化展演,向觀眾呈現了一場唯美驚艷的大型園林開放式展演的藝術盛宴。交響樂、舞蹈、朗誦、騎行、旗袍秀等等,展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優美田園風光。本報記者采訪了園博會開幕式文化展演總導演以及部分演職人員,揭秘這場藝術盛宴背后的故事。
“借景造景”呈現唯美意境
“展現邯鄲特色是園博會開幕式演出的基本風格定位。”快人快語的馬會春是邯鄲市藝術團團長,也是園博會開幕式文化展演總導演。“今年四月份正式接到通知,成立了導演組,由于表演場地還沒有建好,大家一起根據沙盤研討方案。”馬會春告訴記者,主創團隊及絕大部分演員,主要由我市藝術院團和群眾文藝愛好者組成,這個團隊極具實力,各自在專業領域多次取得不菲成績。為了呈現最完美的效果,他們前前后后開了6次會議,前去園博園踩點數次,一步一步親眼見證了園博園的成長。
馬會春說:“每一次的排練都是一個出新和超越的過程。今年,我們圍繞‘山水邯鄲,綠色復興’的主題,‘城市雙修,鄉村振興’的理念,結合園林建設的結構布局,以及觀摩路線,打造主題鮮明、形式多樣、點面結合的全景式節點演藝,達到結構與演藝觀感統一,內容與景色和諧相宜的觀賞效果。”
“根據參觀路線設計,我們首先要滿足開幕式當天觀摩的需要,按照觀摩線路定點位、定演出。關注乘車觀摩、行走觀摩、停頓觀賞的不同觀摩形式,演藝的布局要按照線路流程在形式和節奏上認真設計,參照中國畫的創作理念,有焦點、有襯托、有濃墨重彩、有淡雅抒展,做到緩緊結合、長短結合、動靜結合。達到流暢自然、情景交融、觀感舒適。”馬會春向記者介紹,整體的演藝風格應該是與園林自然、綠色相協調的,讓觀賞者感覺到這樣的安排既是有心又是無意。把常見的演藝形式進行改造、重組,實現情景化、風景化、情感化。比如大的歷史建筑前可以安排趙文化的歷史故事演藝;亭臺樓閣處安排趙文化的歷史人物演藝;花海林蔭處會出現戲劇水袖的飛舞;草坡叢林中有一支模特隊的紅影閃過;池畔水濱邊傳來兒童誦讀的聲音。而工業遺址的塔架下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工人正在進行歌曲的演唱,達到主題、形式、內容和布局的自然交融,形成新的旅游業態和文化業態。
馬會春說,這場演出從文學、音樂、服裝、音響,以及排練的編導、編舞等等,都屬邯鄲原創。比如邯鄲旅游形象歌曲——《邯鄲,心靈的驛站》《邯鄲味兒》,還有邯鄲藝術團交響樂團參加演出,實現了交響音樂與生態文明的有效碰撞,可謂藝術與自然的親密接觸和完美融合,提高了城市文化生活品位。“我們歡迎全國各地的朋友到邯鄲來、到復興來,參觀園博會,這場展演就是希望帶著大家重新回到大自然當中,享受陽光、鮮花、綠樹、青草,讓綠水青山成為邯鄲最美底色。”
記者了解到,在園博會75天會期中,我市“三團一校”(市東風劇團、市平調落子劇團、市藝術團和市藝校)將在每天上午10點在園區內奉上一臺戲曲演出,持續營造園區氛圍。同時,本屆園博會將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利用直播、抖音等形式和5G網絡平臺對園博園各場館、景觀節點和國際城市規劃設計大賽成果展等展覽展示活動進行網上直播、宣傳推介。
我們的生活多么幸福
園博園中,有一座工業遺址園。其前身為一座礦粉廠,設計將其大型工業架構、儲藏桶保留下來,并建有一處休憩廣場。復興區文化館復興之光合唱團的80名成員齊聚一堂,在園區工業遺址前放聲歌唱,用嘹亮的歌聲表達對祖國家鄉的拳拳熱愛之情。他們頭戴安全帽、肩搭白毛巾,歌聲配合整齊的動作,唱出了邯鋼工人投身企業安全生產、投身祖國鋼鐵事業的力量和聲勢。一首《我們走在大路上》,把全場觀眾帶回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全面建設四個現代化的激情年代。團長劉淑敏向記者介紹,他們分別表演了《咱們工人有力量》《我為祖國獻石油》《我們走在大路上》《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四首紅歌,每一次的練習,就像在舞臺上演出一樣,這是一群真正愛音樂、愿意為音樂事業而奉獻的“百靈鳥”。團員們經常圍在一起,從呼吸到發聲、從哼鳴到吟唱、從表情到動作進行探討,因為熱愛,所以大家不覺得辛苦。劉淑敏告訴記者,合唱團中有一名成員住在馬頭,平日需要照顧年邁的老母親,但每周訓練從不耽誤,每次都是乘坐一小時的公交車早早抵達排練教室,積極性非常高。
“中國只要人心齊就能辦大事,如今邯鋼大變樣,園博園讓家鄉環境變得太美了。”郝振英是合唱團低聲部部長,也是邯鋼的一名老工人。“我在邯鋼干了35年,剛剛搬來邯鋼住時,環境特別臟,想不到昔日排渣的地方如今搖身一變成為美麗公園一景,太享受當下表演的感覺了,特別自豪。”
83歲的郭洪章是合唱團中年齡最大的團員,同時也是邯鋼的老退休干部。他與記者分享了他記憶中的邯鋼。郭洪章說,他們是第一批從北京分配來的學生,也是第一批專業技術干部,專業學的就是煉鋼,稱之邯鋼煉鋼的第一人不為過。“獻了青春獻子女,我的老伴兒、閨女、兒子都在邯鋼工作。聽說這次園博會在復興區舉辦特別高興,因為我原來就住在復興區,我是復興人,必須支持復興區文化活動?!段覀兊纳畛錆M陽光》這首歌真正表達了我們離退休職工的心聲,現在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用最優美的姿態迎接挑戰
演出團隊中,我市藝校學生擔任了《羅敷采?!贰端湮璧浮贰毒G水青山不了情》三個節目舞蹈重任。舞蹈編導王磊告訴記者,雖然學生們具備專業素養,但在排練過程中還是遇到了很多難題。比如說《羅敷采?!罚@個作品出自2017年20周年校慶,雖然是一個成熟作品,但演出5天前去實地踩點,發現場地活動空間很小,和之前作品的表現形式背道而馳,領舞和群舞之間的一些配合,把排練的路子都打亂了。當天下午排舞老師用了3個小時時間重新做了調整,帶著學生重新排練。還有水袖表演,難度在于以戲曲形式表演,對老師和學生都是一種新的挑戰,就這么短短幾天,辛勤教授下,現在已經很好地展現在觀眾面前了。“歌伴舞我們抽取了今年剛剛入學的部分新生,有個別孩子自身條件和專業條件能達到基本要求,我們也想為孩子們創造這么一個平臺,讓孩子們增長舞臺經驗。當然和老生相比有一定差別,但孩子們排練得非??炭嗾J真,進步很快。”王磊說。
邯報融媒體記者 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