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陳力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2023年,京東集團(09618.HK)回歸低價,并圍繞“低價”二字下足了功夫。
8月16日晚間,京東集團披露的二季度及中期業績顯示,京東的“低價”戰略,初見成效。
今年第二季度,京東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879億元,同比增長7.6%,其中,服務收入541億元,同比增長30.1%,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凈利潤86億元,同比增長31.9%,均超出市場預期,凈利潤率3.0%,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
二季度,京東集團新增商家數量同比增長417%,同樣超出了市場預期。
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許冉表示,京東優異的經營表現,得益于持續優化的業務結構,以及領先的供應鏈能力。未來,公司還將推動天天低價的日銷模式,并改善流量算法、運營規則,打造新的平臺生態。
低價戰略帶來超預期
京東集團交出了一份超出市場預期的財報,至少有四個核心指標超出預期。
今年上半年,京東集團實現營業收入5308.87億元,超出市場預期,同比增長4.66%,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128.42億元,同比增長827.22%。其中,第二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為2879億元,同比增長7.6%,既高于2022年二季度的5.44%,也明顯優于今年第一季度的1.38%,超出了市場預期。
二季度營業收入中,第三方賣家貢獻的服務收入達541億元,同比增長30.1%,占京東集團總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8.7%,為歷史最高,超出了市場預期。
第三方賣家貢獻的服務收入增加,反映的是第三方賣家入駐京東數量增多,更進一步體現了京東商家生態的吸引力。這說明,低價戰略影響顯現。
上半年,京東集團并未具體披露新增商家數量,但給出了“同比增長417%”,這一超出預期的驚人增速數據,這也印證并解釋了公司服務收入快速增長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服務收入增加,為京東集團貢獻的是十分健康的利潤率。
二季度,京東集團實現的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凈利潤86億元,同比增長31.9%,利潤率3.0%,也超出了預期,且利潤率為有史以來最高水平。同時,其不含未分配項目的經營利潤率為3.2%,同樣為歷史高位水平。
綜上,今年上半年,在收入、凈利潤、新增商家數、利潤率等四個核心指標方面,京東集團超出了市場預期。
2023年,是京東集團回歸低價之年。
始于去年底,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重提“低價心智”,京東要全面回歸低價。圍繞“成本、效率、體驗”這一核心經營理念,公司內部進行了系列組織架構調整、人事變動等。
今年3月6日,京東上線了百億補貼頻道。公司聯合海量品牌、商家直接對商品進行補貼,以商品直接降價的方式,消費者無需領券等復雜操作,即可直接搶購,補貼涵蓋了3C家電、廚具、抽紙、美妝、生鮮、零食、營養保健等全品類商品。
百億補貼,當時被市場稱之為“京東刀口向內的自我變革”。當時,京東方面回應,百億補貼,與傳統電商行業通過燒錢補貼打價格戰的行為不同,是基于對成本、效率的優化,在保障產業鏈上的品牌商、制造商、渠道商持續發展的利潤空間基礎上,為用戶打造極致的產品、價格、服務。
百億補貼是京東打造低價心智的開始,公司的目標是“天天低價”。
京東的股價曾因為百億補貼有過波動,市場擔憂,雖然“刀口向內”,但銷售費用投入不可避免引發毛利率、利潤端承壓。
從中期經營業績看,市場有些多慮了。
供應鏈能力支撐低價
劉強東及京東憑什么高喊“天天低價”?百億補貼為何沒有擾動公司利潤端?
先來看百億補貼對公司經營的影響。
對于消費者而言,價廉物美永遠是王道,消費者對價格是敏感的。京東集團實施的百億補貼,消費者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價格實惠,進而帶動京東營業收入增長。
針對百億補貼,時任京東集團CFO、現任CEO許冉曾表示,公司無意大幅調整全年的營銷預算,將同供應商和平臺商家合作,利用自身的供應鏈能力提供補貼。
事實上,今年第二季度,京東履約費用率為5.8%,較去年同期的6.1%下降了0.3個百分點。上半年,公司綜合毛利率14.59%,同比上升0.92個百分點,凈利率則上升2.37個百分點。
許冉曾在多個公開場合表示,“京東的低價是一種系統化的綜合能力,根基在于供應鏈。”
事實也是如此,京東低價的背后,是立足于自身較低的運營成本及較高的運營效率。
京東聯合供應商及商家低價,是不是在向供應鏈要利潤?從二季度商家入駐數量猛增超4倍來看,說明商家的利潤是有保障的。
今年初,京東面向第三方賣家發布“春曉計劃”,旨在降低開店門檻,引入更多廠牌、白牌等產業帶商家,豐富平臺低價商品供給。吸引商家的,除了包括“0元試運營”在內的12項扶持政策外,還有京東物流等方面支持。
系列優惠砸向商家,商家賺了錢,可以豐富京東平臺上的商品供給豐富度,帶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空間,與此同時,商家之間良性的競爭也會為消費者帶來更低的價格;商家生態繁榮起來了,京東來自于廣告、物流等服務收入自然也會有增長。
今年上半年,京東物流外部客戶貢獻的收入達到了539億元,同比增長57.7%,連續四個季度占比約7成。
綜上所述,京東天天低價戰略是有底氣的,其憑借的就是較強的供應鏈能力。而這與傳統的價格戰看決然不同。
從事實情況看,京東已經探索出了“低價”策略的路徑,并在內部形成閉環。具體來講,通過供應鏈能力提供支撐,以較低的履約費用率及高周轉,以保障供應商及第三方賣家低價供給,且擁有利潤空間。對于京東自身而言,第三方賣家完成豐富且低價供給,吸引消費者、帶動新的商家入駐,而京東及其關聯方從中受益,進而實現健康發展。京東與供應商、商家互惠互利、共享發展。
中期報告數據顯示,自營商品SKU達到千萬級的基礎上,二季度,京東的庫存周轉天數繼續保持著31.7天,保持全球領先水平。
京東持續加碼供應鏈基礎設施建設。截至今年6月末,京東供應鏈基礎設施資產規模達到1408億元,同比增長24%。京東物流在國內運營超過1600個倉庫,包含云倉在內倉儲網絡總面積超過3400萬平方米。此外,京東物流在全球運營近90個保稅倉庫、直郵倉庫和海外倉庫,服務華為、榮耀、美的、寧德時代、邁瑞醫療等諸多國內外知名企業。
供應鏈能力及效率,就是京東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其“天天低價”的底氣和信心。(注:文中京東無具體說明均為京東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