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張飛濤
實習生丨陳旭
出品丨鰲頭財經
土味“老錢風”、開遍機場的比音勒芬開始“漲”不動了。
明星企業比音勒芬(002832..SZ)在過去幾年的業績表現突出,而這一曾經股價連續向好的公司,從今年6月后,股價暴跌掉頭一路向下。
資本嗅覺似乎總是在前面,從近期比音勒芬公布的2024年三季度數據看出,比音勒芬的增長壓力顯現,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雙下滑,中年男人的“老錢風”寵兒似乎已經失寵。
01
三季度營收利潤雙下滑
毛利率比LV還高、宣布斥資23億建總部、董事長謝秉政提出“10年10倍”的目標,比音勒芬的業績卻“漲不動”了。
根據公司披露的三季報,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0億元,同比增長7.3%;歸母凈利潤7.6億元,同比增長0.55%。單看第三季度,營收10.6億元,同比下滑4.37%;歸母凈利潤2.8億元,同比下滑17.32%;扣非歸母凈利潤2.8億元,同比下降19.95%。
比音勒芬未能維持住此前多個季度的業績增長,業績開始往下滑了。
比音勒芬業績疲態在半年報中已經顯現出端倪。半年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比音勒芬實現營業收入19.4億元,同比增長15%;歸母凈利潤4.8億元,同比增長15.3%;扣非凈利潤4.6億元,同比增長20.5%。第二季度單季,營業收入6.7億元,同比增長10.5%;歸母凈利潤1.2億元,同比增長1.7%;扣非歸母凈利潤1.1億元,同比增長16.3%。
明顯的是,比音勒芬2024二季度收入增速明顯放緩,歸母凈利潤增速也出現了急速下滑。
縱觀比音勒芬過往業績,營業收入自2019年18.3億元至2023年的35.3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18%,但2024年,幾乎無法維持此前的復合增長率。
比音勒芬的業績表現也支撐著其股價的強勢,2019年-2023年,股價漲幅達到242%,遠超該時間段大盤32%的漲幅。不過,今年下半年以來,大盤區間漲幅達到15.29%(截至11月21日),比音勒芬股價還下跌了34.47%,可謂是完全跑輸大盤。
02
打造百年奢侈品集團毛利率超LV
比音勒芬這個品牌一直有爭議,喜歡的人說它“穿上就像資產過億”,不喜歡的認為它“又土又貴還開遍機場”。
比音勒芬自己的定義是“國內高端運動時尚服飾及奢侈品品牌的運營商”,旗下擁有比音勒芬主標、比音勒芬高爾夫品牌、威尼斯狂歡節品牌以及新收購的兩個國際奢侈品牌CERRUTI 1881及KENT&CURWEN。
在比音勒芬的企業文化中,愿景一欄里中赫然寫道“成為全球百年知名奢侈品集團”。
浙商證券曾對比音勒芬的客群做出畫像:40歲以上,多為中小企業主、公務員以及大型國企、事業單位的中高層管理者,可支配月收入在3萬元左右。
如此來看,比音勒芬走的是相對高端路線。
比音勒芬能夠成為“高端”很大程度跟其將產品定位為“生活高爾夫服飾”有關。自2013年以來,比音勒芬已經連續贊助中國高爾夫國家隊11年,甚至在品牌Logo里就有一個拿著高爾夫球桿的形象。高爾夫運動就被冠上了“高端、商務、品質”的標簽。
從比音勒芬高爾夫淘寶官網看,比音勒芬的高爾夫系列產品價格幾乎都在千元以上,一件男士連帽外套價格就在1500元上下。
有相關研究人士表示:“35-50歲這一群體的消費者對品牌有著非常明顯的偏好,并且運動風一定是他們的首要考慮,比如最近的‘lululemon,拉夫勞倫和始祖鳥’成為了中產標配,比音勒芬正是切中了的這一群體,特別是中年男性群體。”
比音勒芬2023年的毛利率為78.61%,凈利率為25.76%,對比全球頂級奢侈品,LVMH路威酩軒的毛利率和凈利率分別為68.8%和18.52%。比音勒芬的毛利率和凈利率超過LVMH,這成為比音勒芬的一大看點。
03
謝秉政夸下海口“10年10倍”
有了跟LV比肩的底氣,加上此前出色的業績,比音勒芬今年6月宣布,計劃投資不超過23億元(包括購地2.09億元)分期投資建設比音勒芬灣區時尚產業總部基地,用8年至10年建設完成。按照近幾年比音勒芬的業績,23億元已經超過了2021年-2023年歸母凈利潤的總和(2021-2023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2億元、7.3億元、9.1億元,合計22.6億元),用3年賺的錢去蓋一個總部是否合適?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比音勒芬貨幣資金為12.1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14億元。
去年20周年慶典上,比音勒芬創始人、董事長謝秉政給比音勒芬定下了一個目標“集團未來10年營收以10倍增長為目標,營收總規模超300億元,瞄準500億元!”
要知道,比音勒芬2023年營業收入才35億元,董事長謝秉政就喊出了300億元的豪言,到底是夸下海口,還是真有底氣。至少目前來看,比音勒芬2024年的表現低于預期,并且已有疲態顯現。
縱觀大環境,根據中國服裝協會報告,今年以來,我國服裝內銷市場呈現增速持續放緩態勢,除上年較高基數因素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終端消費內生動力不足。
進入三季度,在新一輪穩增長政策措施效應顯現及夏日經濟的帶動下,服裝內銷有所改善,月度降幅逐漸收窄。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9月,我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額累計7390.9億元,同比下降0.2%,增速比2023年同期下滑13.0個百分點。
從消費者心理,全球以及中國消費者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開始回歸理性消費,全球各大奢侈品集團發布的業績數據來看,整體承壓,LVMH集團、開云集團第三季度營收出現兩位數下跌;歷峰集團上半年財年營業利潤雙位數下跌;博柏利集團上半財年收入大跌20%,并出現經營虧損;杰尼亞集團、菲拉格慕集團、Tapestry集團的營收或利潤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從國內服裝類上市公司看,錦泓集團前三季度營收和凈利潤紛紛下滑,歌力思前三季度營收持平但歸母凈利潤暴跌238%,贏家時尚上半年歸母凈利潤下滑37.4%。
比音勒芬寄希望于2023年收購的CERRUTI1881和KENT&CURWEN兩個奢侈品牌,公司對兩個品牌的10年的目標是,CERRUTI1881超過50億元,KENT&CURWEN超過30億元。
不過,奢侈品牌的推廣壓力大,由于價格較高,具有一定的可選擇性,在一定程度上更受經濟周期影響,要實現業績飛增比較難。
在比音勒芬的基本盤高爾夫賽道,也有不少勁敵涌現,Lululemon、Li-Ning、FILA、迪桑特也紛紛推出高爾夫系列,搶占市場份額。
300億元的“大餅”,謝秉政能否吃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