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 夏路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又一起村鎮銀行被主發起行收購。近日,成都銀行(601838.SH)通過董事會決議,擬收購控股子公司四川名山錦程村鎮銀行其他股東股份,并將其改建為雅安分行。
鰲頭財經注意到,成都銀行收購旗下村鎮銀行,對提升其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擴大業務范圍、增強抗風險能力都有正面影響,與此同時,還需警惕文化管理差異、人員安置、業務整合、監管審批等方面的存在的風險。
作為新晉“萬億級”城商行的成都銀行,2022年和2023年連續兩年盈利破百億,2024年第一季度繼續保持穩健增長。
業績亮眼背后,暗藏著憂愁。在銀行業凈息差收窄的大趨勢下,雖然資產規模快速增長,成都銀行房地產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有所上升。
2023年成都銀行的房地產貸款(房地產業)385.55億元,較上年末增加67.48億元,房地產(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為11.74億元,不良貸款率為3.05%,較上年末增加 0.65個百分點。
此外,零售轉型成績不突出,零售貸款還是在走高度依賴地產的老路。去年,成都銀行個人購房貸款余額為914.93億元,在個貸中占比74.18%。
值得一提的是,在行長職位空缺近半年之后,近期,成都銀行迎來新行長徐登義。 作為“建行系”出身的銀行人,徐登義的專業背景和經驗可能會為成都銀行帶來新的業務發展思路和戰略。
01
房地產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上升
2018年1月31日,成都銀行成功在滬市主板掛牌。近年,成都銀行扎根川陜渝三省市,持續拓展政務金融業務、實體業務、零售負債業務“三大護城河”戰略縱深,在服務區域高質量發展中取得了優異的經營業績。
財報顯示,2023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217.02億元,同比增長7.22%;實現歸母凈利潤116.71億元,同比增長16.22%。18.78%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連續4年位列上市銀行前列。
同時,成都銀行吸收存款、發放貸款連續3年實現千億級增長,年末總資產達到1.09萬億元,成為西部首家資產規模邁上萬億級的城商行,多個規模指標和成長指標位居區域前列。
2024年第一季度,該行實現營業收入56.38億元、歸母凈利潤28.5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6.27%、12.83%。截至今年3月末,總資產較年初增長8.01%,接近1.18萬億元。
從資產質量來看,截至2023年末,成都銀行不良貸款率為0.68%,撥備覆蓋率504.29%,資本充足率為12.89%。房地產貸款占比20.83%,房地產不良貸款為15.84億元,房地產不良貸款率為1.22%。
雖然業務穩步增長,但成都銀行也受凈息差下滑的影響,房地產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有所上升。
在銀行業息差呈下行趨勢的背景下,截至2023年末,成都銀行凈息差為1.81%,較2022年末的2.04%下滑了0.23個百分點;凈利差為1.73%,較2022年末的2%下滑了0.27個百分點。
受此影響,房地產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上升。2023年末,該行房地產貸款余額11.74億元,不良貸款率3.04%,較上年末增加0.65個百分點。而2022年,該行房地產不良貸款余額為7.64億元,不良貸款率2.40%。成都銀行房地產不良貸款余額同比增加4.1億元,不良率上升了0.64個百分點。
業績穩中向好的同時,銀行凈息差承壓仍在持續,成都銀行如何持續優化資產負債結構“解壓”,進一步管控負債成本迫在眉睫。
02
零售轉型收效甚微
為進一步拓展業務,成都銀行早在2018年就提出了大零售的戰略轉型方向,自2018年登陸A股以來,成都銀行通過持續推進“數字化、精細化、大零售”三大轉型,全力踐行高質量發展方針。
成都銀行的大零售轉型包括儲蓄存款、網點建設、消費貸、財富管理等業務。
但從實際的轉型效果來看,并不理想。成都銀行零售貸款還是在走高度依賴地產的老路。
截至2023年末,該行的個人消費貸款及其他的余額為180.22億元,盡管增速高達41.29%,但在個貸中的占比仍只有14.61%。成都銀行的個貸大頭依然是個人購房貸款,同一時點,該行個人購房貸款余額為914.93億元,在個貸中占比74.18%。
成都銀行較低的零售貸款收益率,也拖了整體資產收益率的后腿。2023年,該行的零售貸款平均利率為4.28%,不及其他已披露零售貸款收益率的A股上市城商行,同一時期,北京銀行的個貸收益率為5.57%、寧波銀行為6.34%、重慶銀行為5.14%、青島銀行為5.39%。
成都銀行的財富管理業務也很難支撐起該行的整體中間業務收入。2023年,成都銀行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6.62億元,同比減少2.25%。其中,與財富管理相關的理財及資產管理業務收入,一直都占據著成都銀行業務收入的大頭,在2023年只實現了4.05億元的收入,同比減少了9.8%。
自2022年以來,成都銀行個人按揭貸款增速大幅放緩,由2021年的16.44%直接降到了2022年的1.58%,到2023年上半年也只有3%,業務的持續低增長也減緩了零售貸款增速。
整體來看,成都銀行零售業務的低收益率,再疊加零售規模較小,對整體盈利水平并沒有多大增益。在零售轉型過程中由于競爭激烈、起步晚、業務創新不足等原因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需要進一步加強風險管理、優化業務結構、提高零售業務的競爭力,以實現更好發展。
業內認為,新行長可能會加大在零售業務方面的投入和改革力度,推動銀行在零售領域取得更大突破。隨著金融科技的不斷發展,數字化轉型已成為銀行業務發展的重要趨勢,徐登義可以從推動成都銀行加強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提升零售業務的效率和客戶體驗等方面著手。